下沉的互联网 4年前•杂谈 1220 4 在地铁上 在公共场合,到处都是抖音短视频的声音。不管是学前的小孩,还是中小学生,还是中青年,还是老年,到处都有一大堆人在刷短视频。看短视频也没什么不好,娱乐总没什么错吧。可是,这玩意也太魔性了,而且让所有人都在不停的刷,就觉得哪里不太对。短视频不该是互联网的全部。1想想遥远的当年,天涯社区大热的时候,那真的是一股清流。00年代的天涯社区出了像芙蓉姐姐那样的网红,当时也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过,更多的是出现了很多牛人,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后来也有一些已经出书了。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开始大热,网络论坛的形式没落了。天涯也快速没落。天涯也想做下沉市场,想占领更多的用户,可是,它没有做成。天涯上大量的优质内容一时间也成为很多微博上营销号的内容来源。天涯变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可是,在天涯想要做下沉市场的时候,我觉得它也变了,变得不那么可爱了。2其实在微博刚刚要火起来的时候,微博上也有出现一些优质的草根原创者的。有很多有意思的人,有的人写点短诗,有的人用简短的140字写出自己的观点,有的人配个有意思的图,有的人利用微博的短平快,分享一些优秀的资源,有的人搞点行为艺术。不过,随着微博的体量越来越大,做下沉市场的时候,内容也就越来越下沉了。现在很大一部分的流量导向了大明星,那些人随便发个照片,或者只是发几个字,哪怕什么都不说,就发一个标点符号,也能有成千上万的评论转发。微博越来越成为了流量明星圈粉的场子。而之前喜欢发表一些言论看法的名人号也越来越少了。有含金量的内容越来越少。热搜多是些“大新闻”,再就是 八卦,吃瓜。3相比于简短的微博,知乎上的内容就会更加有深度。早期的知乎上有大量的优质的问题和答案。一个问题,也许是自己曾经疑惑的,也许是自己没有太深入思考的常见问题,在这里就能找到专业人士的回答,能得到牛人的解读,能有多个优秀的不同的观点来探讨。一时间我养成了习惯,我想到什么问题都会去知乎上搜一下。有时候不需要有什么问题,不需要去寻找答案,就随便看一看,就觉得很好。能做一个这样安静的问答平台,让我有一种曾经逛天涯社区的感觉。对于我们这样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现实中可能没有机会认识那么多牛人,也不容易接受到那么多新知和观点,能有这样的一个好的平台,感觉真的很不错。然而,这两年,我发现知乎的画风真的变了。不再全是一个个的洋洋洒洒几千字的回答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的短视频的加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打开了抖音。有时候还推荐些八卦热搜。而且,越来越喜欢根据以往的记录,拼命的不断的推送。。。这个路数真的是越来越抖音化了。现在有些个回答,也不像曾经那样围绕一个问题深入的探讨,而是各种的娱乐化、抖机灵,反讽,挖苦。然后,围绕一个问题各种的“夹带私货”,顺道推广点自己的带货链接。也许只有这样做下沉市场,才能提高用户数量,把自己做大做强吧。4我挺喜欢看短视频的。但是,我怕我一看就停不下来。我卸载了抖音,我屏蔽了新闻类的信息类的内容推送。可我仍然觉得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互联网的海洋里。我去微博上想看一个东西,结果,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一直的停不下来。去知乎上,找一条答案,也是会有无数的答案,以及无数的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内容推送,让人看着根本停不下来。知乎、微博、b站等等 都变得越来越抖音化。一个个都喜欢给你推短视频,让你防不胜防。还没来得及关闭,就跟着背景音乐的节奏high起来了。这些曾经都是互联网上的清流,都挺有自己的特色。如今,都在做下沉市场。这一沉,就打算沉到底了。这是范磊的第53篇原创。以上 赞(1) 分享 最后更新 2021-11-17
大公司只能跟风走才能赚到钱,像抖音都什么火别人就跟拍什么这样才有点赞量。
有时候认真做认真写文案的视频点赞量还不如别随便扭几下的视频点赞高。
有一说一 我很害怕 现在的 小学生了 太早熟了。
@叶开楗我倒不太担心小学生早熟那些,有时候是我们多虑了。就跟上一代人担心我们一样的。
也许,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我在寝室还是在家里
晚上一拿起手机不管是快手还是抖音一刷就是很久
看上瘾的会
@一泽圆圆是这样的。看了之后又觉得很空虚